时艰担使命,战“疫”践初心|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云工场”第4期学术讲座
腾讯会议号:961-682-556
报告题目:《低维共轭体系的构建与电子性质》
报告人:刘培念
报告时间:2022年3月30日 15:00~16:00
刘培念,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材料生物学与动态化学前沿科学中心PI,入选了中国高被引学者(2020)、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2015)及其跟踪计划(2018)、国家基金委“界面光电分析化学基础研究”创新研究群体(2014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年)和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09年)。研究方向包括:1)表面合成反应与低维纳米材料合成;2)高分子材料和燃料电池离子交换膜的合成;3)不对称催化反应和功能有机分子的合成。已发表SCI收录论文90余篇,包括Acc. Chem. Res.、 Nat. Commun.(2篇)、J. Am. Chem. Soc.(8篇)、Angew. Chem. Int. Ed.(4篇)等。近年来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和省部级项目8项。
报告内容
单分子层低维共轭分子体系因其量子限域效应而具有诸多新奇物性,是量子材料的前沿研究领域,但缺乏精准高效的制备方法。本报告围绕“具有新奇物性的低维共轭体系的构建”关键科学问题,发展了多种表面偶联反应的新策略,实现了新型大尺寸低维共轭分子体系的表面构筑,并利用扫描探针显微技术对反应机理、材料性质与功能进行了系统研究。
报告题目:《单胶束定向组装合成功能介孔材料》
报告人:李伟
报告时间:2022年3月30日 16:00~17:00
李伟,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主要从事功能介孔材料的设计合成、结构调控及其在能源应用研究。已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Chem、 Sci. Adv.、Nature Commun.等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论文总他引16000余次,H因子59。曾获得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019-2021连续三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报告内容
介孔材料兼具丰富的液晶结构、大的孔径、高的比表面积、可调的表面性质,特别有利于催化、储能、传感、生物等应用中扩散传质及其表界面反应过程调控,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这里,我们主要阐述近年来在单胶束定向组装合成功能介孔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